江林推开家门,一股熟悉的气息扑面而来。屋内的光线柔和,墙壁上挂着几幅泛黄的照片,记录着这个家点点滴滴的回忆。他放下手中的拉杆箱,环顾四周,心中涌起一股温暖的感觉。这是他的避风港,无论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,这里总能给他带来安宁。随即他掏出手机,拨通了老伴的电话。
“老伴,我到家了。晓晨回去了吗?你们吃饭了吗?”他的声音带着一丝旅途的疲惫。
电话那头传来老伴温暖的声音:“儿子也是刚进门,我们正在做饭。你休息一会儿,就做点儿吃的吧。”
“好嘞!”江林应了一声,挂断电话,他的心情轻松了许多。他走进厨房,开始准备晚饭。厨房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油烟味,灶台上的炒锅还留有余温,他打开冰箱,取出新鲜的蔬菜和肉,开始忙碌起来。
他为自己准备了二两白酒,两个小菜。客厅的电视里播放着晚间新闻,他坐在沙发上,小酌一杯,享受着这北漂男人的优雅“晚餐”。窗外的夜色渐渐深沉,城市的灯火辉煌,透过窗户映照在他的脸上,形成一道道斑驳的光影。他看着电视,偶尔抬头望向窗外,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绪。十几年来,这种独处消遣的状态,既是他心情愉悦的享受,也是迷茫失措时的压抑释放。
曾几何时,每逢小有成就时,此刻便是犒赏自我、激励上进的最佳时机;遇到工作困惑、心情郁闷之时,转而就是一副“以酒解愁”的灵丹妙药。他轻轻摇晃着酒杯,看着杯中透明的液体在灯光下闪烁着光芒,仿佛能看见自己的影子在其中摇曳。
一阵云雾缭绕的烟酒过后,伴随着微醺之感,他稍作洗漱休整,倒头睡下,一觉醒来,已是天亮。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,洒在温暖的床上,他躺在床上,感受着阳光的温暖,心中渐渐平静。
他穿衣下床,走到洗手间,洗脸刷牙,镜子中的自己,眼角的皱纹似乎又深了一些,但他的眼神依旧坚定。吃完早饭后,一切收拾利索,也就到了上班时刻。他穿上外套,走出家门,深吸一口清晨的空气,虽然有些凉意,却也清新宜人。
这套程序平平无奇,反应出一个普通上班族的日常节奏。江林挤上公交,手扶吊环站在人头攒动的缝隙里,看着窗外匆匆而过的行人和车辆,心中不禁感慨万千。公交车内,人们或低头玩手机,或闭目养神,每个人都在为了生活奔波。江林也不例外,每天重复着相同的路线,却也在这重复中寻找着生活的意义。
相对来说,江林上下班就比较简单,一趟公交十几站地的路程,半个小时就能到达。这种简单的通勤方式,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,去感受生活。公交车缓缓启动,他闭上眼睛,听着车厢内人们的低语和车外的喧嚣,心中却异常宁静。
每天的路途往返,对江林来说,如同每日的三餐一样,熟悉得不能再熟悉。清晨,他踏着晨光,穿过熙熙攘攘的街道,耳边是车水马龙的喧嚣,鼻腔里充斥着城市特有的汽油味和早晨的清新空气混合的复杂气息。午后,他迎着夕阳的余晖,再次踏上回家的旅途,街道两旁的霓虹灯渐渐亮起,照亮了他回家的路。
江林的工作,就像在轨道上行驶的列车,一切都按照既定的流程进行。每天,他都要处理大量的行政和后勤事务,这些工作虽然重复,但却是单位运转不可或缺的一环。他的办公室里,总是堆满了文件和报表,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水和复印纸的味道。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,提醒着他时间的流逝。
“诶!江主任,你不是节前请了两天假吗?怎么今天就回来上班了?”江林正在办公室里用拖把擦着地面,耳边传来熟悉的声音。他抬头,看到领导正从门口经过,脸上带着一丝惊讶。
“李总早!放假这几天,家里的事都安排好啦,所以,我就提前回来了。”江林停下手中的活,微笑着回答。
“哦?那可太好了,单位里这段时间事情比较多,我还正为这事发愁呢。”李总的眉头舒展开来。
“行,一会儿你收拾好后,到我办公室来一趟。”李总说完,便匆匆离去,留下一串急促的脚步声。
“好嘞!”江林心想,这次早点回来看来是对的。不然的话,又要接到领导催促的电话了。他继续擦着地面,动作更加有力,仿佛要把所有的疲惫和烦恼都擦去。
其实,这种情况对江林来说很正常。因为行政、后勤这块儿本身就事务繁忙,每天都面临着多方面的事务要处理。听从领导吩咐,认真细致地完成每一项工作,便是他的职责所在。由此可见,江林所在的岗位可谓是举足轻重。
“老头儿,干啥呢?吃饭了吗?”元月六日,是江林回到J城后的第一个周末。江林正在吃午饭,就接到老伴儿打来的电话。他手中的筷子夹着一块红烧肉,肉香四溢,让人垂涎欲滴。
“今天周六,本来起得就晚,又洗了几件衣服。这不,正在吃饭。”江林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,但更多的是满足。
“这个时候吃饭,你吃的是早饭,还是午饭呢?”老伴儿的声音中带着调侃的语气。
“嗨!管它是啥饭呢。两顿饭就一块儿吃呗!”江林笑着回答,他的眼睛定定地看着桌上的饭菜,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思念和对工作的责任感。
江林坐在餐桌前,目光不自觉地落在了墙上那座古朴的挂钟上,时针和分针在十点二十分的位置轻轻交汇。阳光透过半开的窗帘,洒在了木质的餐桌上,斑驳的光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。他深吸了一口气,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香气,混合着淡淡的木香,让人感到一丝温馨和宁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