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真主楼外的告示墙下,不同年级的学生挤成了一小团。
“是她吗?”
“就是那团火,白虎一年级那个?”
“听说连青龙塔都开了特别议程。”
“人格备案……她要在台上说话吗?她不是魔法?”
公告贴得很简短:
人格魔法表达听证测验
编号 L.Y.(焰璃)
日期:四月初八(下周五)
地点:玄真南讲堂·魔法表达区
内容:语言识别、自我表达、伦理问答模拟
观察席限制开放,评议导师匿名投票裁定
贴在下面的一句最引人注目:
“本测验为预备案阶段决定性审查,结果将直接影响其在校存在形态认定。”
陆离站在人群边缘,手指不自觉地捏紧了袖角。
这张纸,虽然写的是“焰璃”,却像写在他背上似的——沉甸甸的,不可推卸。
“我不认为你现在这样扔她出去就叫‘自由表达’。”
秋葵把手里的咒本摔在书桌上,“你看她上次回答问题,花了八秒,才构建出完整句式。”
“她的焰语延迟率正在改善。”墨忻坐在窗边,一边写着咒纹结构分析一边说,“但确实,还不足以应对陌生环境高压提问。”
“所以这不是焰璃的测试,是我们四个人的试炼。”景浩开口,他语气向来平稳,但今天眼神锐利。
他们四人第一次,在“焰语支持小组”的名义下,围坐在白虎塔的私训间。桌上摊开着焰语分析图、社交情境推演卷轴、人格伦理测试残页,还有一份学院通告副本。
陆离低声说:“她知道她要做的事吗?”
窗边的焰璃静静浮动着,火光比平日更收敛。
她缓缓写出一句焰语:
“我听见了。只是还不知道从哪一句开始。”
四人迅速确立各自职责:
陆离:负责“焰语调控稳定训练”,作为唯一主感知接触者,引导焰璃调整节奏、压缩表达延迟。
秋葵:主导“情绪模拟演练”,设计互动情境让焰璃学习如何回应非直线型对话。
景浩:模拟“答辩会场提问”,基于学院伦理讨论范式,提出高难度问题并评估焰璃语义承接力。
墨忻:结构策略设计,编排焰璃答辩内容顺序、检测情绪混合句构稳定性,避免崩词现象。
“我们大概有六天。”墨忻翻了下计划表,“每晚模拟一次完整答辩,逐步推进开放式表达。”
“明天开始吧。”陆离抬起头,看向焰璃。
焰璃轻轻闪了一下火影,像是点头。
第一晚,训练室中央的焰语浮动台被调到公开问答模式。
景浩站在提问席上,表情冷静:“模拟学院导师问话,第一题——你是魔法,为什么你需要我们承认你?”
焰璃沉默了将近五秒,火线微颤,似乎试图理出语义顺序。
最终,她写出一段慢慢展开的焰语:
“我不是为了让你们接受我。”
“我是想在说话的时候,不要总担心是不是该闭嘴。”
空气忽然安静下来。
秋葵咬了咬唇:“她的焦虑比我想得多。”
墨忻却在记录本上写下一行:“表达意图明确,有自我主张线索。”
“再来一次。”景浩没有表情,换了个问题:
“如果学院不承认你具有人格形态,你还会留下来吗?”
焰璃笔画微顿,焰语一点点展开:
“我会。”
“因为你们四个还在听。”
深夜,朱雀塔后廊,秋葵站在窗边吹风。
陆离走过来,手里拿着一张训练记录。
“你觉得她准备好了吗?”
秋葵没有立刻回答。
过了片刻,她淡淡道:“你知不知道,她今天说‘你们四个’那句的时候,其实心里最怕的,是你第一个走。”
陆离垂下眼:“我不会走。”
“那你也得让她知道,你不是因为她能说话,才留下的。”秋葵语气罕见地软下来,“是因为她说不出话的时候,你就已经在了。”
陆离没有再说什么,只是把记录轻轻贴在窗框上,风吹过,焰语纸轻响。
当夜,《火语未应录》自动翻页。
焰璃写下了两段焰语,排版整齐得像是她斟酌许久才敢写出来的“正式陈述”:
“我不是完整的人,也不是稳定的魔法。”
“我只是,终于不是孤独地在听了。”
下一段,是她第一次使用人称复数:
“我们四个,像火的四个边。”
“我在中间,被你们围住,就没那么怕说话了。”